光华思想力
光华思想力
《研究简报》第269期 全面乡村振兴战略递阶推进、风险挑战及前瞻


 曹雨凝  于莎莎


Ø 三治融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抓手。

Ø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重要途径。

Ø 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乡村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全面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寻现代化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乡村振兴战略递阶推进

我国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顶层设计逐步优化完善。

(一)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

制度框架方面,目前为止,根据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纲要,我国已逐渐建立起以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制度。

政策体系方面,总体来看,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领导机制与组织保障

2021年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既增强了脱贫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展现了党中央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与决心。

落实在地方层面,注重动员多种社会力量合力推进,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也将是乡村振兴所依仗的实体。

(三)农村相关制度的深化改革

农村是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这是各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前提,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也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增添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要求按照增加总量、优化结构、创新方式、提高效能原则,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导向。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践重点

治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构成乡村振兴战略实践重点,其中有效的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保驾护航,而先进的技术手段则是提高治理效率与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治理模式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聚焦分析三治融合传统路径和元治理的创新模式,以期为未来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借鉴,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 “三治融合”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是基础和核心。这要坚持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选好管好用好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者,完善自治的组织机构。“法治”是保障与底线。在实际自治情况中,农村错综复杂的宗族和人情关系都可能造成治理效果的偏离,因此乡村治理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与法治工作机制。“德治”是工具与辅助。这要求以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为依据,通过道德教化作用来提高公民素质、实现良好社会风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下,三治融合模式能否有效推进直接关系到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目标的实现,影响着乡村方方面面的发展与振兴。

2.“元治理”模式 

在乡村治理的具体语境下,元治理理论的基本关怀在于突出强调政府控制与指导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但其同样承认授权与分权的必要性元治理的关键在于通过元治理者开展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政府一般担任着元治理者的角色。这种治理模式主张根据治理主体的特点与力量对治理合作进行重新组合,对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进行了融合。元治理的优势体现如下:首先,元治理更有助于保障政府在战略实施中的核心地位。多元治理模式强调主体权利均衡等,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更适合在法制健全、市场成熟的环境实施,中国的乡土社会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元治理模式下,政府可以在充分保证自己主体地位的同时促成治理主体间的合作,对各治理主体的力量进行重构和协调。其次,元治理有利于实现乡村垂直等级制结构和水平自组织网络的平衡。元治理是以国家层面的权力为核心来协调各主体利益关系,既确保了治理进程,也保证了各治理主体的权利,进而使多种治理力量形成乡村振兴的合力。

如需获取完整简报,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